一、防曬系數SPF和PA要分清
有部分的朋友對SPF和PA不太清楚,下面我們來老生常談說一說SPF與PA:
SPF就是陽光保護系數,表示防曬用品所能發揮的防曬功能的高低程度。
簡單來說,SPF是顯示防止UVB傷害的防曬效果數值,PA則是指防止UVA到何種程度的指標。SPF數值乘以10得到的數字,就代表你在正確涂夠這款防曬后所能收到防曬防護的時間,比如SPF15,它的有效防護時間就是15*10=150分鐘,意味著涂后的150分鐘后要補涂。PA的防御效果分為三級:PA+表示有效、PA++表示相當有效,PA+++則是很厲害的。
二、防曬系數并不是越高就越好
防曬系數大小指的是時間上的概念,而非功效的程度。而且防曬系數是實驗室通過嚴格按照使用要求和厚度涂用而測到的結果。
但實際上,我自己涂防曬霜都很難涂到足夠厚度,還會因為出汗、出油等造成損耗。
所以說當我們選擇了一個防曬系數很高的防曬霜,并不意味著高枕無憂,很可能還是會被曬黑,這根防曬霜涂沒涂到位有很大的關系。
三、SPF30+的防曬霜
SPF30+是表示高于SPF30的產品,主要是因為一個規定:為了防止盲目飆升SPF值來誤導消費者,所以SPF30以上的防曬產品均不表明具體的防曬值,而一律以SPF30+表示。
四、日常防曬和外出防曬怎么選
日照厲害的時候,比如去海邊度假就要選擇SPF30/PA++以上,而且應該是防水型的。日常生活的話,SPF15~20/PA+就足夠了。
物理防曬成分主要是二氧化鈦和氧化鋅,在皮膚上涂開時會在皮膚上形成保護膜,就會像鏡子一樣反射陽光,使得紫外線無法穿透皮膚表面。
物理防曬劑的優點是刺激少,適合敏感肌膚;缺點則是膏體會比較厚重,很多小仙女嫌油膩悶痘,不愛用。
物理防曬是反射陽光,而化學防曬則是利用吸收陽光原理來防曬的,一些有效成分是紫外線吸收劑,涂在皮膚上吸收紫外線,此類防曬品就很輕薄,甚至還有無油配方,但里面的成分可能較刺激,所以不太適合敏感肌膚。
朋友們還需要注意,化學防曬需要30分鐘被皮膚吸收后才有效果,建議出門前早點涂防曬!
六、隔離霜與防曬霜
隔離霜是否能代替防曬霜,這也是經常被提問的老問題啦,其實防曬霜和隔離霜只是在配方和功能上不同。
一般來說防曬霜就是保護皮膚不被陽光傷害,防曬系數和質地有足夠多的選擇。隔離霜是幫助皮膚隔離一些外來因素的刺激,比如彩妝、臟空氣還有紫外線,有一些隔離霜還具有修飾毛孔,提亮膚色的功能,但通常防曬指數不會很高。
如果需要嚴格防曬,就需要使用防曬霜,再涂隔離。但有些朋友不喜歡太厚太悶,那么只是日常的防護,隔離霜也是可以的。
七、夏天油皮如何涂防曬霜
現在防曬產品種類豐富,大油皮的你一定要多花時間去挑選質地輕薄的防曬品,另外平時可以備上一塊有防曬系數的粉餅,即可吸油,又能改善膚色,還能防曬,一舉三得。
防曬是每天要做的功課,紫外線具有很強的穿透性,可以穿透云層、玻璃曬到皮膚,直接損害,所以即使不出門也要涂防曬霜。
不過還要提醒一下,防曬霜或隔離霜并不能完全阻擋電腦輻射,所以說改善輻射的方法還是要做好每天晚上的清潔工作哦!
九、防曬霜不建議涂到眼鏡周圍
防曬霜可以但不建議涂到眼鏡的周圍。
大部分防曬霜對于眼睛周圍的肌膚是沒有刺激的,但若不小心被揉進眼睛里的話,就會刺眼睛,甚至傷害眼睛。
眼部防曬,特別推薦戴太陽眼鏡,選擇可以阻隔紫外線的太陽眼鏡,千萬不要由顏色和價格來作為挑選條件,仔細看一下鏡片上如果有阻斷UV的標簽,還有提醒各位小仙女鏡片要色澤一樣,那些有漸變效果的鏡片對阻止紫外線一點用也沒。
十、身體和臉部建議用不同的防曬霜
臉上沒有負擔單的防曬保護就是你的底妝,現在大多數粉底液、粉餅都有防曬保護。美白系列的底妝產品,SPF的數值都在30左右。
身體的話,都是挑便宜大罐的防曬霜來抹。
不行!這簡直就是“毀容”的行為!因為曬后的肌膚非常缺水,而且多少都會有一些炎癥反應,所以當你把酸性的美白面膜敷在臉上,等于加大了引起敏感的機會。
正確的做法是曬后立刻用補水舒緩面膜,曬后的缺水肌膚得到降溫和水分補充后,自然會恢復角質的健康狀態。至于美白面膜,等皮膚完全穩定后再用。
十二、只是涂了防曬是否需要卸妝如果只是單純的防曬霜是不需要特別卸妝,普通潔面產品就夠了,但如果是防水型防曬霜就需要用卸妝產品來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