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統一學習專線 8:30-21:00
來源: 中加楓華國際學校 編輯:佚名
德國哲學家、科學教育學的奠基人赫爾巴特認為:“教師在純粹的教學中應該具有靈活的態度與觀察的精神,而不拘泥于各種規則。應根據學科特點靈活選用教學方法,以符合學生的思維進程,符合學生的個性與接受程度,使教學雙方都感到滿意?!蔽覀兂3R詾椋碚撌抢碚摚瑢嵺`是實踐,兩者雖有關聯,卻在實際操作中難以完全結合實現。然而就在最近,小編有幸走進了中加楓華國際初中的“外教課堂”,終于發現,科學教育理論實踐的奧秘,就在Sino的教室里。
我們好不容易說服了校長、班主任、任課老師,讓我們**次全程跟拍了9年1班與9年2班的科學課。
上課鈴響,周三上午11點10分,這是楓華9年級2班的科學課時間,任課老師是BC外教,我們美麗的Caroline老師。她在課前5分鐘就提著大小袋子走進了教室,在孩子們都沒到位子前就忙碌的做起了準備。
沙茶醬、麻油、花生醬......額,那詭異的藍色液體是什么?那厚重的灰色膏狀物又是什么?孩子們看著我們美麗的老師,拿著勺子將瓶瓶罐罐中的東西分到一個個杯子中,并不知道老師的罐子里賣的什么藥。教室里響起此起彼伏的“額!”“啊!”“不!”......
在老師做好課前準備后,我們的科學課正式開始了。孩子們翻開課本,老師打開PPT,告訴同學們這堂課的主題、內容以及孩子們在課堂上需要完成什么......隨后孩子們根據分組,自行把位置進行了調整。嗯嗯,一切都是那么和諧那么普通,然而Caroline老師一個轉身,畫風就變了。
哦,不,Caroline!請不要給我們這杯不明液體!求您了!給我們那杯花生醬好不好?
本次科學課的主題是通過聞味、觀察,將各類醬料和生活用品由什么組成,記錄在老師分發給每個組的一張紙上,這需要孩子們結合課前預習的知識,并需要大家一起討論得出結果。當然,全程依然是全英文教學。
對于教學方法的不局限,不僅體現在老師采用的工具和載體,同樣體現在孩子們的上課表現上,每一個小組要合力完成一份課堂作業,并不是你完成分到那一杯就結束了,還要與其他組交換。同時,面對生詞和不解的地方,同學們除了課本之外,可以向任課老師提問,或者與老師討論,還可以通過查詞典等方式獲得解答。這樣開放式的、順應天性的教學方式,在孩子們之間也頗受認可。
來自9年1班的王米迪同學告訴我們,科學課并不是唯一采取小組討論和多元教學方式的課程,同時這樣的教學方式一直是楓華的孩子普遍能夠接受和喜歡的。而這一點在9年2班的曹嘉洋口中也獲得了證實:獨自學習互相攀比的學習方式被打破,同時小組的組成形式也并不是任由優秀的孩子抱團,每個小組都是比較平衡的,這讓同學們對學習的興趣大大增加。
楓華外教課程*括口語交際課,文體閱讀與寫作和全英科學課。**的優勢是課程立體化融合聽說讀寫技能、語言技能與學科英語教學,從而全面對接楓華高中BC課程。同時,把語言學習五大習慣(交流,閱讀,寫作,整理與勤奮)滲透到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在課堂教學模式上成功突破傳統語言授課模式。全英科學課是以內容為依托的教學理念。學習內容融入實際生活和背景知識,在真實語言環境下習得語言,大大提高語言學習動機和課堂教學效率。總之,走進楓華英語課堂,從輕松的學習氛圍,師生的歡聲笑語中感受到英語學習的魅力。
——校區ESL英語教學中心陸敏主任
在探索科學教育理論的實踐之路上,Sino一直孜孜不倦。只要是順應于孩子的天性,有益于孩子的學習,楓華會一如既往的鉆研、探索,因為對楓華而言,教育不僅有態度,更應有溫度和深度。
中加楓華國際學校報名、校園參觀及了解招生動態,請: ,或通過下方報名通道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