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統一學習專線 8:30-21:00
來源: 中加楓華國際學校 編輯:佚名
2016年12月6日,晴,中加楓華國際小學的孩子們走進了蘇州絲綢博物館,浸潤在中國絲綢歷史的氛圍中,感受了獨屬于“絲綢工藝”這場工業進程的變遷....
走進“歷史館”,沙漠駝隊的浮雕,形象生動,古樸渾厚,顯示了漢唐以來絲綢之路的風光特色,展示的絲綢陳列更是宛如一部濃縮了的中國古代絲綢史,古人的精致工藝讓孩子們嘆為觀止。
來到了“桑梓苑”,小家伙們穿梭在一顆顆桑樹之間,了解蠶寶寶從飼養、吐絲、結繭到取絲的過程?!皳窭O繅絲清水煮,揀絲練線紅藍染”,猶如白居易詩中所描繪的,孩子們體會了“春蠶到死絲方盡”的真正含義,明白“蠶”雖然渺小,卻是人類文明和發展中不容忽視的一環。
跨進“絲織機械陳列室”,又是另一番景象,小家伙們在這里見到了各種類型的古代織機,驚嘆的聲音此起彼伏;而最后的“少兒科普館”,蠶寶寶的模型、視頻、讀物等,更是為孩子們一天的參觀做了完整的梳理,加深了印象。
絲綢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產物,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時期中期,中國便開始養蠶、取絲、織綢了,“絲綢之路”開啟了世界歷史上**次東西方大規模的商貿交流,而絲綢工藝作為中國紡織工業的源頭,更是見證了歷史的變革,織造業的興盛。
小學部老師嚴威告訴我們:“帶孩子們走出校門,走進絲綢博物館,是希望孩子們能夠在課余了解更多的知識,同時也通過感性的認識我國的絲綢文化、絲綢工業發展的歷史和現狀,從而讓孩子們獲得更多傳統文化的熏陶。”
楓華就是這樣,擁有著豐富的國際教育經驗,卻從不忘弘揚傳統文化的使命。教書育人便如同養蠶取絲,我們愿意把知識、品質這些最精粹最柔軟的絲線纏繞進孩子們的腦海里、心里,為他們織就錦繡的人生做一個“最匠心的養蠶人”。
中加楓華國際學校報名、校園參觀及了解招生動態,請: ,或通過下方報名通道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