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統一學習專線 8:30-21:00
來源: 中加楓華國際學校 編輯:佚名
電視劇《虎媽貓爸》直面“幼升小”這一社會熱點,揭示了“家有小兒”的父母們所面臨的艱難險阻。隨著話題的持續發酵,該劇已然成為一部“現象級”年度大戲。不少家長在微博上戲謔地說,《虎媽貓爸》簡直就是一部“恐怖片”,他們在劇中找到共鳴,感到焦慮,甚至開始為孩子、為自己的未來擔心。下面中加楓華國際學校就帶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
電視劇《虎媽貓爸》宣傳海報
雖然有人覺得《虎媽貓爸》的情節過于夸張,人物有點卡通,但無論如何這部劇反映了一種現實。那就是,生活在大都市的父母們,如果要養育一個即將入學的孩子,如果想給予孩子好一點的教育,他們將付出難以想象的成本與代價。
《虎媽貓爸》引全民教育熱潮
教育理念篇
《虎媽貓爸》有很大的篇幅放在了劇中人物“教育理念”的紛爭,比如“虎媽”和“狐貍奶奶”之間的婆媳之爭,比如“虎媽”和“貓爸”之間“要成功”還是 “要快樂”的理念之爭,比如“虎媽”和“羊姑姑”之間“國際小學”和“重點小學”的土洋之爭,以及海歸派唐琳(董潔飾)和狼爸(韓青飾)之間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之爭……對于“虎媽貓爸”而言,擁有經濟實力還不夠,能不能對孩子的教育有一個清醒的判斷和規劃,也是他們面臨的一大挑戰。
家長心聲:一會兒說“童年只有一次”,一會兒說“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我們到底該信誰呢?
孩子究竟需要“虎式教育”還是“貓式教育”?
文治武功篇
在《虎媽貓爸》的第二集,畢勝男陪著同事的孩子去小學面試,一上來就被一道數學題搞暈了。而她此時還不知道,自己的孩子茜茜也隨即掉進這個巨大的漩渦,小小年紀就要面臨一番“文治武功”的考驗。一邊是文化課的步步緊逼,一邊又是興趣班的招招見血,讓孩子與家長都如臨大敵。據一個調查數據顯示,只有4.3%的家長不會給孩子報興趣班。
家長心聲:作為一個當代學生的家長,你要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跑得過劉翔寫得了文章,開得了好車買得起學區房,背得會唐詩宋詞,解得了平方開方……
國際教育很先進,但是家長你準備好了么?
看了《虎媽貓爸》,想要選擇國際教育?
很多家長表示,看了《虎媽貓爸》后,更希望孩子以后能走的輕松一點,能走出國門,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因此想選擇教學環境更為開放的國際學校為孩子以后出國做鋪墊。可是對于國際教育而言,大多數家長自己并沒有過類似的經歷。大概也因為如此,他們對于國際教育有著更多的未知,也有更大的期待。但事實上,國際教育并非如此神秘。
家長永遠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師
選擇國際教育進而出國留學這條道路,家長實際要做的事情遠不止選擇一所學校這么簡單,還有更多的“投入”需要做到。**,要有經濟支持。這無可厚非,因為選擇國際教育如果沒有資金投入,很多事情是沒辦法完成的。第二,要安心陪伴,靜待花開。家長做到這件事情更加不易——用什么樣的方式陪伴孩子,決定了前期經濟投入的價值回報。
小編后記:偉大樂隊披頭士的主唱約翰?列儂寫過這么一句話——“小時候老師問我長大想做什么,我說“快樂的人”。老師說我理解錯了問題。我告訴老師,是他理解錯了人生。”
偉大樂隊披頭士主唱約翰?列儂
可能列儂的話太過偏頗,可童年的快樂確實無可取代,千萬不要在孩子最容易用興趣培養學習能力的時候去壓迫他,更不要去剝奪他童年的快樂,因為那些嬉戲的樂趣、探索未知的好奇心、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在孩子的后半輩子里,都彌補不來。
中加楓華國際學校報名、校園參觀及了解招生動態,請: ,或通過下方報名通道登記。